自2013年成立以来,百东新区围绕“打基础、造环境、兴产业、聚人气”的工作思路,聚焦抓规划、推建设、强管理的工作步骤,全力推动新区开发建设,全面实现了“三年打基础、五年成框架”的建设目标,城市建成区已达36平方公里。2019年,百东新区列入四个自治区级重点城市新区统筹推进。新区变化日新月异,产业发展次第开花,人气商气日渐聚集。
修建百色大道、永安大道、星湖路、望贤路等15条核心区路网约100公里,城市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内外互联互通全面打通,形成两横四纵的路网交通格局。医院东路、北环路等一批市政道路正在加快建成,南昆铁路百东路段改线,百色市南北过境线高速公路项目和国道324、323、212改线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百东新区外环交通互联互通能力。
百色干部学院已成为全国干部教育的“红色殿堂”,市委党校于2020年投入运行。产教融合新城已布局建设右江民族医学院百东分院、百色职业学院等2所大学,其中右江民族医学院百东分院将于2021年开学,百色职业教育园于2020年底开工建设。百色市职教中心已有在校生约10000人,新区中小学约有在校生7000人。广西大学附属中学百色分校已建成交付,2021年9月正式开学。百东幼儿园已建成。百色天立学校2021年9月建成招生。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东院区已建成交付,2021年5月投入使用,星湖水系及核心区景观工程建设蓄水,垃圾压缩转运站、都市公共交通配套系统建成投入使用。
启动实施星湖水系环境提升、景观打造及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发挥百东山水资源优势,将星湖水域周边区域、环桂明山区域打造成为展示红色文化、壮乡风范、星湖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尽显百东多元文化的魅力。
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搭建了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百色综合实验站等国家级专业科研平台,形成具有5个国家级、6个省部级和2个市级的研发机构。引进朱蓓薇等院士及国内外知名专家90多名,通过联合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农产品深加工实验室、生态与环境保护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联合实施科研项目,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等途径,研究开发芒果酒等一批科技成果。2013年获批为中国—东盟(广西百色)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
新区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锂电池产业:现已引进6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年产值22亿元,初步形成锂电池生产产业链条。智能终端制造业:现已引进5家AI智能终端制造产业。
现有铝生产企业64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7家,铝材加工以百矿铝业、百金铝业和广西广银铝业公司为龙头,向下游中小企业提供原材料、铝材表面处理等产业链配套,形成铝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条。当前重点推进吉利百矿铝轮毂项目建设。
百色欢乐小镇已成功打造成为辐射西南地区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集散地,累计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2018年成为国家4A级景区,子项目星河水上乐园荣获第四届中国游乐行业摩天奖“中国最受欢迎水上乐园奖”。
积极推进集医、养、康、护、研、教、住为一体的百色生命健康城建设,占地面积约1170亩,总投资约63亿元,主要包括综合医院、特色专科医院、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社区、配套养生服务等项目。目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百东院区已建成交付,百色生命健康城综合服务中心、百色市国际肿瘤医学中心等一批子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建成东方家园、东城景苑、东安家园、山林康城等商业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135.65万平方米。百东新区团购房等一批地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2020年12月开工建设百色金融科技城,项目占地700亩,总投资60亿元,主要建设金融基金小镇、金融科技小镇、智慧康养小镇、智慧教育小镇、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金融人才公寓等,建成百色市集金融科技、智慧康养、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国际化新城。
深圳小镇是深圳市帮扶百色市的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重点示范工程,是粤桂扶贫协作的样板工程、深百扶贫协作的标志性工程。小镇位于百色市百东新区,实际安置来自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德保县、靖西市等全市9个县(市)的搬迁建档立卡户4285户18419人。深圳小镇占地面积565亩,总建筑面积62.37万㎡。项目总投资22.24亿元,项目建设资金主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补助资金、深圳帮扶资金、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筹措。项目建设以来,共获得深圳帮扶资金支持2.5964亿元,其中财政帮扶资金5464万元,腾讯、万科集团各资助1亿元,平安集团资助500万元。
深圳小镇公共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按城市社区标准进行设置,搬迁群众生活环境及质量优越,配套建有九年一贯制深百实验学校1所、深圳小镇幼儿园1所、社区医院1个、农贸市场1个。同时,配套建有文化体育、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居委会、污水处理站、集中式垃圾转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为确保深圳小镇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是构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居务监督委员会为依托的“一核三元”社会服务综合管理体系,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新模式,实现农民市民化。同时,通过建立爱心公益超市、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智志”双扶等,激发搬迁群众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内生动力。二是出台《深圳小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就业扶持工作总体方案》,配套建设占地规模达3.3万亩的深百产业园,成立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创建小镇扶贫车间,建立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确保实现搬迁移民“领到一把住房钥匙、签订一份就业协议、参加一次技能培训、得到一个就业岗位、获得一项稳定收入”的“五个一”目标。三是培育一批集体经济项目。积极争取资金购买标准厂房11271.6平方米、商铺1600平方米、农贸市场1372.5平方米、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扶贫电商产业园1702.13平方米、果蔬交易市场571.43平方米等使用权、产权移交给小镇社区居民合作社,帮助培育小镇集体经济。四是建设深圳小镇林业产业脱贫奔康示范园。以种植油茶为主,发展经济林和精品用材林为辅,实现“长中短结合、以短养长”,让贫困群众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发展有产业兜底保障的目标。五是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在深圳小镇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展示馆,使其与百色起义纪念馆一起成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六是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让农民转变为市民的同时,注重对移民承包地进行土地流转、土地入股、退耕还林等,让移民的资产变股金,促进移民搬迁后“稳得住”,同时助推乡村振兴建设。
2019年,深圳小镇作为中央、自治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观摩点。2020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同志到百色深圳小镇调研,对深圳小镇的建设模式以及后续产业扶持和就业服务等保障措施给予高度评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